自古“盛世古董,乱世金”,如今华夏再逢盛世,收藏之风也随即兴起,其典型代表就有“马未都”。
“马未都”这个名字,如今是名扬四方,走到哪,几乎都有人咂舌;之所以“咂舌”,因为这个人的经历太过传奇,“传奇”到令人怀疑。
马未都不仅首创了“私人博物馆”,他的藏品更是价值“超百亿”。
如今的“鉴宝”类节目很多,电视里往往出现这样的画面:明明是一件小东西,经专家一番观摩后,其价值竟达几十、上百万。
电视里的“鉴宝人”乐了,但电视外的观众却郁闷了“明明就是个破罐子,咋就这么值钱?姥姥的银镯子,能不能让我一夜发家?”
不好意思,“姥姥的银镯子”未必值钱;所谓“古董收藏”,藏的不是器皿花纹、质地,而是历史文化。
这就引出了“收藏大家”马未都,1966年生在北京的一处部队大院里。
老北京讲究“圈子”,大院出来的马未都,自幼就养成了吃苦耐劳、敢闯敢拼的性格。
“马未都”11岁辍学,开始在大街小巷游走闲逛,后来干脆参加了知青下乡;据说,期间又幡然醒悟,“马未都”见村民将厚厚的书一页页撕下来糊墙,他又一页页从墙上揭下来,没人的时候苦读这些“书”。
回城后,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马未都又成了“街溜子”,后经介绍,进工厂做机床铣工近10年;“马未都”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,但再想读书,自己已经是30岁的老青年了。
虽说书读得少,但通过关系,“马未都”进了当时的《青年文学》杂志社;赶上“文学热”,马未都做知青时经历了不少,因此笔下也不弱。
以“马未都”的文笔,在当时热潮下随便写点小说,也能换几十块的稿费;那时的“几十块”可不是小数目,马未都一篇文章就能买几十个“明代宫廷碗”。
这可不是瞎说,那时的“古董”到处都是,以“潘家园”为例,明代的宫廷花碗,3块一个;“几十块”能换几十件“文物”,说不定老板还能送两个。
鲜为人知的是,那时的“马未都”已经看到了商机,不过并非收藏,而是兼职做“药材”。
70、80年代,那时还没有“改革开放”一说,尤其是“药材”,堪称当时的暴利行业;精明的“马未都”几乎不靠稿费生活,光“兼职”就能月入8万。
70、80年代里的“8万”是什么概念?
别以为“8万换古董”是天方夜谭,80年代的“古董市场”,用马未都自己的话是“那时的古玩地摊,就跟天桥上卖光盘似的,几块钱就能换一堆好东西。”
北京每天有两个地方人最多:一是“大广场”,四方游客都在抬头看升国旗;二是潘家园,同样是来自各地的游客,大家都在低头寻“宝”。
70到90年代初这20年间里,“古董文物”堪称白菜价,“捡漏”在当时可谓“家常便饭”。
除了马未都,还有“韦力”同样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机会,从最初的“小职员”,一跃成为如今的“藏书大家”。
当时的人对“古董”不重视,马未都淘到好东西,本想人前显摆一下,结果换来的却是冷落与哂笑。
那时的“马未都”面对旁人的不理解,心里多少有点难受;但在今天,这段经历却是他最骄傲的谈资,从25岁到35岁,马未都自诩为“狂收暴敛的10年”。
年轻时的“马未都”闲不住,尤其80年代,更是他四处游走“访古董”的岁月,也曾“捡”到不少宝贝。
比如一次,“马未都”到北京不远的通县收东西,路上遇到几个喝醉的农民兄弟;这几人提着一个酒罐子,一路走一路喝,酒喝完了随手将“罐子”给扔了。
后面的“马未都”本来没当回事,走近了才看清被扔的罐子是瓷的,翻过来一看印戳,竟然是永乐年间的宝贝。
当晚,“马未都”就将罐子转手换了12万;到了2005年,这件“永乐白瓷罐”又在香港拍卖会上出现,落锤价是3000多万。
这段经历,如果放在今天讲,估计多数人不相信,但这就是70、80年代里“常见的”;类似“白捡”的宝贝,马未都还有很多,他自己都说“河北、山西一带,有人带路,到处都是宝,哈腰就能捡到。”
马未都也曾“不走寻常路”,在北京时,他曾无意间发现一户大爷家有个“乾隆瓶”,曾有人数次登门求购,老人就是不卖。
这些场景都被“马未都”看在眼里,看来老头挺倔,认人不认钱!
这家还有个上高中的闺女,老人心疼姑娘,干什么活从来不让孙女插手;“马未都”看准这一点,专门等这家买白菜、蜂窝煤时出现,老北京人买白菜都是整车拉,运回家再卸下来,这可是力气活,蜂窝煤也是类似。
“马未都”年轻力壮,一看见这家有活,总是不声不响地帮老人干;次数多了,老人见到马未都就骂,他以为“一把胡子”的马未都惦记他孙女呢。
“马未都”吸取经验,再帮老人干活,洗完手后不说一句话,只是抱着那个“乾隆瓶”瞧;次数又多了,老人说“喜欢你就拿走吧!”
就这样,“马未都”没花一分钱,又得到一件宝贝!
说归说,笑归笑,即便70、80年代“宝贝”多,但也要有犀利的“眼光”才行;魏伯阳在《参同契》中说“鱼目岂为珠?蓬蒿不成槚。”
出于“爱好”,马未都的藏品逐渐增多,到90年代初,他的藏品已初具规模,各种“秦铜、汉玉、唐金、宋书、明清家具”等,数量差不多有上千件。
这么多藏品,马未都的“眼光”越来越锐利,这就少不了日常的学习;试想,马未都有“几千件古董”,每一件都要说出名字、年代、质地、历史等。
要精通这些,可以想象“马未都”读了多少相关书籍;1992年,马未都出版了一些关于收藏的著作,那时“古董收藏”还不热,因此大部分人对他并不熟悉。
藏品多了,马未都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,他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“私人博物馆”;90年代初还在讲“大公无私”、“奉献精神”,马未都要搞“私人博物馆”,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。
直到1996年,“马未都”的博物馆才获得批准;1997年1月18日,首个“私人博物馆”,“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”正式对外开放。
之后的“马未都”,出过书、上过电视、还在《百家讲坛》露过面,成了真正的“收藏大家”。
收藏,既是马未都的爱好,也是他的职业;曾有人预估,马未都的藏品,其总价值超过了100亿!
有没有“百亿”股指期权杠杆是多少倍,马未都没明说,但他的传奇经历,着实令现代人“嫉妒”。
私人博物馆藏品古董马未马未都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官方配资平台下载_实盘配资app_实盘配资平台APP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