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真实探索税晓洁 文/摄影
第四部分:(三)、
白玉县长羊泽的1939
@真实探索税晓洁 文/摄影
清朝之后的民国,关于山岩的资料很罕见,倒是前不久看到一张当时的照片,令我再次关注一个和山岩有关的内地人。此人留下的资料,可能是民国年间关于山岩最有价值的文字。
——
这张照片我是在一本新书《走进西康》(山东画报出版社《老照片系列》,2003/1)上看到的。摄影者为孙明经先生,是当年参加内地大学进行的西南科学考察时实地拍摄。
从照片上看,1939年的某一天,白玉县长羊泽站在县府门前,神情有些疲惫。这个前军人下意识以稍息的姿势,直视镜头,面色坚毅而凝重。
在那个年代,照相机能出现在成都1000多公里之外的白玉藏区,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六十多年前的那时候,即使在最富裕的阶层,照相也无疑是一件奢侈的事情。
在前面的两篇内容中,我聊到了项目管理中的范围定义和时间表的制定,这两项奠定了项目成功的基础。这篇我们来聊聊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——资源分配。
背景是简陋的“衙门”,最醒目的是藏汉文的“白玉县政府”的横额牌匾,牌匾下的政府大门也很小,看起来和普通藏族人家并无太大不同。
大约一米多宽、一人多宽的大门左边,是一个藏族打扮的持枪警卫,正在好奇地对着镜头张望;大门的另一边,一个背水的藏族妇女正匆匆走过。
县衙看起来不过就是现在仍很常见的藏式建筑,墙壁斑斑驳驳。警卫身后的墙上,还挂着一排县里各个部门的小牌子。羊泽先生一身戎装,让人联想到一些那个时代的印记。
——这张照片拍得很专业,应该是架着三角架拍的。曝光速度的原因,背水妇女虚虚的,动感十足,恰到好处。天赐的一张好照片,起码在我看来。
@真实探索税晓洁 文/摄影
文字是后人写的:“白玉县的县太爷有着一张威严的面孔,尽管他的‘衙门’看上去甚至有些寒酸”,从照片上看,羊泽先生的确是个严肃的人,不好接近的那种,但60多年后,我翻过一堆资料以后,再看这张照片,越看越觉得他其实应该是个和蔼的老头儿,顶多也就是恩威并重的那种。照片上的藏族警卫的笑脸,背水妇女以最靠近衙门的距离闯进照相时的他的身后,坚定了我的猜想。
孙明经先生同期所拍摄的德格县长要幽默很多:“德格县长则像古代的将军一样,有一面自己的旗,上面大写着一个‘范’字,他该不是走到哪里就把旗打到哪里吧?”
1939年的山岩,乃至白玉,生产生存条件都很差。农业生产中还在普遍使用木质农具。
半个世纪之后,1996年出版的《白玉县志》对此人评价很好,称其“羊泽任期屈指五载,征集卓然,堪称能吏”。——这本共产党执政几十年后编修的县志其人物卷中,关于羊泽先生,是文字最长的一个:
“羊泽(1890-?)字治安,男,汉族,崇庆县人。旧制中学结业后,考入中央军校驻川军需训练班第2期。毕业之后,历任军需处长、军需主任。“大白事件”发生时,随军入康。民国26年(1937)1月24日就任白玉县长。民国31年(1942)2月离任。
羊泽先生就任白玉县长时,连年动乱,民不聊生,白玉已经是“地方无可夺之款,人民献殷实之户”。羊泽先生采取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措施,废除无偿乌拉,严禁额外徭役,制止高利贷,以发展经济。当年5月,建立农事试验场于赠科,引进良种,购置农具,以资改良耕作方式;7月,恢复学校,强令各村选送学生入学;9月,派公务员试办金厂。
@真实探索税晓洁 文/摄影
次年,西康建生委员会指令金厂停办,羊泽以“鉴于该地生产荒废。人民逃亡,欲复以繁荣以资提倡而裕生产”为由,多次呈文上报,终于使白玉的采金业发展起来,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为当地百姓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。
孙明经先生拍摄这张照片的1939年,这个四川崇庆县人49岁,他的白玉县长生涯还有3年。
@真实探索税晓洁 文/摄影
吸引我注意的是,此人十分热衷考察当地风土民情,这年11月24日,羊泽先生主持成立了县文献委员会。第二年,民国29年(1940年)4月5日,羊泽先生出巡山岩,历时月余,对其历史、现状、生产、生活、习俗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,写出了《山岩调查记》在《康导月刊》上发表。
这应该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好东西,可惜,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,我们没有能够找到,甚为遗憾。
@真实探索税晓洁 文/摄影
发现山岩父系部落
作者: 税晓洁
出版社: 中国青年出版社
出版年: 2007-1
页数: 254
定价: 33.00元
ISBN: 9787500666493专业股票配资开户平台
白玉崇庆县孙明经税晓洁羊泽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官方配资平台下载_实盘配资app_实盘配资平台APP观点